▍貓咪行為 ▍貓皇個性的養成過程

貓皇個性養成過程-01.jpg

常,小貓在整個社交活動的敏感時期(2-7週齡)會與人類社交,他們會發展為適應性強的貓咪,他們對於人類的接近不會產生焦慮,而且還會主動的靠近人類。


這個社交敏感時期其實牽涉到一個古老的機制,名為「印痕」,這個機制會對貓咪產生更深遠的影響。從小貓出生後第3週的眼睛和耳朵睜開到出生後的第6週到第8週,與某些人類的定期友好接觸可能就會影響這種表徵。一隻小貓通常對人類形成,並且在以後的生活中具有「社交性」取決於貓咪與特定的人互動,並與之連結時會會產生多大的興趣(受到友好照顧)與焦慮感(受到虐待)。


最後,根據遺傳背景和早期發育,任何貓咪都會與某些人(通常是主人)發展出特定的互動方式和慣例。


在狗狗的的行為表現中,我們知道狗狗的行為會很大程度上受主人性別和性格的影響。同樣在貓咪當中,主人的性別、年齡、對貓的控制慾與態度(例如,願意接受貓的「獨立性」)、人的依戀關係、居住條件(僅在室內或室外)也會影響貓咪與人類關係的結構、強度與互助互動的程度。


因此,由人類伴侶提供的社交環境可能不僅在狗狗中,而且在貓咪中明顯且具體地影響動物伴侶的行為表達。

 

有個性的貓皇

根據觀察,貓皇的個性可以粗略地分成三個等級:

1.  大膽,自信、隨和

2.  害羞、神經緊張

3.  積極、進取


但是,貓皇的「貓格」當然不會這麼簡單!主要因為「貓格」的建立是受到社會背景發展以及遺傳所影響的。而且,貓皇的性格如何影響與鏟屎官的關係(反之亦然)其實我們了解的還不夠多(就說貓皇神秘,被稱為喵星人也是剛好而已)。

 

與貓皇總是和平相處,天下太平?

貓皇與鏟屎官之間的二元關係可能涉及和諧的相互情感支持和合作,特別是在利益平衡的情況下。例如,與貓皇一起生活可能會為鏟屎官帶來一系列的情感和生理福祉以及健康益處。


但是,一般而言,長期的且有價值的二元關係還包含了兩造之間的衝突與解決週期。隨著時間的推移,合作夥伴(貓皇與鏟屎官)的利益幾乎永遠不會完全穩定或平衡,因此就需要動態協商(當然不是真的跟貓皇坐下來好好聊聊)。以狗狗為例,狗狗會比狼的祖先更表現出「取悅主人的意願」,也就是願意為了被認可而合作。但是,即使是憨直的狗狗,有時也會忽略主人的意願。


如果即使在人與憨直的狗狗之間偶爾也需要進行協商,例如:主人有興趣專注於工作,而狗狗卻在發牢騷以敦促主人帶出門散步,那麼在人與貓咪的雙邊關係上更應該如此(協商)。


因為在貓咪身上,是否有跟狗狗一樣取悅的意願,還尚不清楚,但是貓咪是會透過食物來協商友好的社會關注。例如,有些貓咪,你給什麼就吃什麼,有些貓咪卻只接受某種/品牌的食物,還有一些貓咪則養成相反的習慣,只在極少數情況下才接受某種/品牌的食物,然後很任性的一定要這樣的改變。

 

有些貓是貪吃的,會很快速地進食,並且會大量食用任何食物或只是它們偏愛的各種食物;其他貓咪則是挑剔的食客,對鏟屎官的要求很高,並且在行為和聲學上(喵喵叫)試圖與鏟屎官溝通。


因此,才會有些貓咪就是吃東西,而另一些貓咪則會對食物「大驚小怪」。這些不僅反映了貓咪之間的「個體差異」,而且可能部分是由於鏟屎官的行為,態度和社會需求所引起的。願意被貓皇說服的鏟屎官可能會增加貓皇的籌碼,而可憐鏟屎官為了得到貓皇的關注以及在家中的社會地位,就必須要讓步,希望取悅貓皇,然後就被貓皇給制約了。